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骆驼祥子
演出介绍
国家大剧院首部改编自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的原创歌剧《骆驼祥子》,于2014年6月在中国北京首演问世。国家大剧院历经三年酝酿筹备,将享誉世界的中国现代文豪老舍与被西方歌剧世界所关注和熟悉的中国杰出作曲家郭文景进行了一场穿越半个世纪的强强联合,并集结著名编剧徐瑛、导演/舞美设计易立明等国内一流主创,首度将老舍代表作《骆驼祥子》搬上歌剧舞台,共同打造出了一部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充满老北京地域风韵的经典题材歌剧作品。这部以现代作曲技法创作、国际性音乐表现形式、极具中国文化符号的歌剧作品,是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国作曲家郭文景20年来首部国内委约歌剧。音乐创作上,作曲家充分发挥歌剧之特长,在纯熟的西洋歌剧创作手法下,巧妙的引入京剧、民歌、京韵大鼓等音乐素材和三弦、唢呐等中国民族乐器,并利用民歌、曲艺、叫卖等丰富元素发挥老北京的独特音韵;剧本改编上,充分尊重原著精神,保留并发挥了黑色幽默的语言风格,以更加集中的戏剧性与故事性、更加巧妙的人物处理服务歌剧舞台;舞美视觉上,通过强化布景技术的运用以达到视觉的流动性,移步换景间跃然翻开老北京的记忆画卷,尤其是电影长镜头式的场景转换更令整场演出一气呵成、贯通淋漓。
该剧曾受邀于2015年9月23日-10月5日前往歌剧故乡意大利,作为中国歌剧历史中首部登上意大利舞台的中文歌剧,在都灵皇家歌剧院、热那亚歌剧院、佛罗伦萨歌剧院巡演,并在米兰威尔第音乐厅与帕尔马帕格尼尼音乐厅以中国歌剧音乐会的形式亮相。意大利最大的电视集团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对该剧共进行了三场实况转播,这也是该电视台首次播出中文歌剧。
2017年9月,值此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完整面世80周年之际,载誉而归的歌剧《骆驼祥子》将再次上演于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咏唱北京城古老故事的同时向老舍先生致敬。
主创:
作 曲:郭文景
编 剧:徐瑛
指 挥:张国勇
导演、舞美设计:易立明
服装、造型设计:阿宽
灯光设计:王琦
合唱指挥:焦淼
巡演版执行舞美设计:丁丁
主演:
祥子:金郑建、王冲
虎妞:孙秀苇、周晓琳
刘四爷:田浩江、关致京
小福子:宋元明、李欣桐
二强子:孙砾、王鹤翔
孙排长/孙侦探:梁羽丰
剧情介绍
车夫祥子身强力壮,他省吃俭用拼命拉车,用三年辛苦攒下的钱买了一辆新车,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开一个自己的车行。然而不幸的是他赶上了兵荒马乱,新买的车被乱兵抢走,令祥子悲愤不已。他沮丧地回到刘四爷的车行,试图重整旗鼓,却没能抵御住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的色诱,稀里糊涂与虎妞酒后乱性。为了躲避虎妞的纠缠,他从刘四爷的车行逃走,到曹先生家拉包月。虎妞追到曹家,假称已怀孕,对祥子软硬兼施,祥子无奈,只得承诺娶她为妻。虎妞走后,祥子开始思考是否要带着钱逃往别处,不料辛苦积攒下的钱又被孙侦探巧取豪夺,让他的买车梦再次幻灭。无奈之下,他只好跟随找到他的虎妞回到车行。在刘四爷的寿宴上,谎称怀孕了的虎妞与父亲闹翻,祥子被迫与虎妞成婚,与虎妞一起离开了车行。
他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但没过多久,为了安葬死于难产的虎妞,他又不得不将这辆车卖掉。随后,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不堪忍受屈辱的生活上吊自杀,彻底粉碎了祥子的梦想。从此,他浑浑噩噩地活一天算一天,一个老实纯朴的农民青年就这样完成了从精进向上到不甘失败到自甘堕落的短暂人生。
作曲家
作曲家的话
我的第一部歌剧《狂人日记》1994年6月24日在阿姆斯特丹首演,距今正好二十年。该剧的制作方是荷兰艺术节,而建议荷兰艺术节邀请我写歌剧的,是荷兰作曲家Joel Bons和指挥Ed Spanjaard。这俩人刚认识我一周,演了我一首十来分钟的室内乐作品后,就得出了我能写歌剧的结论。我很佩服他俩,竟然比我还了解我自个儿。我十八岁那年,把辛辛苦苦搜寻来、手抄来的全部小提琴曲谱跟人换了两本作曲教科书,把当小提琴家的理想换成了当作曲家,立志要写出伟大的交响乐和协奏曲,压根儿没想过写歌剧。没想到,多年后偶然写了一部歌剧,发现自己竟然有写歌剧的潜质。于是,我一发又写了《夜宴》、《凤仪亭》和《诗人李白》等三部歌剧。与《狂人日记》一样,它们都是国外约稿并在国外首演的。
《骆驼祥子》是我第一部中国约稿、中国首演的歌剧。我期盼这一天整整二十年。今天,愿望实现了。为此,我感谢国家大剧院。
到今年,我已在北京住了三十年了,在眼睁睁瞅着这城市日新月异巨变的同时,我感觉人的变化不大,地道的北京人都还跟老舍笔下的样儿差不多。出门坐出租车,遇见祥子那是常事儿;碰见个刀子嘴豆腐心的泼辣货,那就活脱脱的一个虎妞;夏天光着膀子喝啤酒到半夜,混不吝的大嗓门吵吵整条胡同的,不是刘四爷就是二强子。这些印象,对我用音乐刻画歌剧《骆驼祥子》中的人物非常有帮助。
2012年初夏,在我准备动笔写这部歌剧时,我用听老北京的曲艺和叫卖这两种市井音乐来进入创作状态。借助老录音,我聆听了刘宝全、骆玉笙、石慧儒、马增蕙、阚泽良、赵玉明、阎秋霞、白凤鸣等北方曲艺名家的唱段。北方说唱艺人的嗓音沙哑苍劲,韵味淳厚,有老北京的魂儿。此外,我还听了一整张CD的老北京叫卖调,从中我听到了悠然平和的生活场景,听见了干净的蓝天,静谧的胡同。
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被改编成电影、话剧和地方戏曲。这些不同艺术形式的改编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强调老北京的地域风味。那么,我应该怎么写这部歌剧呢?是不是也要写得民间音乐味儿十足呢?这样写,是有利还是不利于发挥歌剧艺术的特点呢?经过认真思考,我决定把强烈的抒情性、戏剧性、交响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把老北京的地域风味放在次要位置,仅做为背景。我这样决定,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歌剧的特长。我认为,强大的交响性抒情力量,是歌剧的特长。音域宽广的美声、和声丰满的合唱、气势恢宏交响乐团,是这种力量之源。发挥这些特长,才能区别于其它的改编,做出歌剧自身的特点。歌剧《骆驼祥子》是一部规模宏大的悲剧,演出需要三个小时,仅靠风味小曲,难以支撑如此大型的结构。但是,毕竟这部歌剧讲的是老北京的故事,没有老北京的地域风情是不行的。因此,我在剧中采用了单弦和京韵大鼓的素材,还在交响乐队中加进了大三弦和唢呐。总之,在这部歌剧中,我力求做到让强烈的抒情性、戏剧性、交响性和老北京地域风格浑然一体。
——郭文景
作曲家收获的国际好评
在《风仪亭》中,二胡的滑音,琵琶的弹挑轮,笙和竹笛的特殊气口被管弦乐队的各种西洋乐器模仿,两个不同体系的音色融为一体,难分彼此。作曲家为体现吕布的激进个性设计出独特的唱腔,乐队中使用了大量打击乐,与貂禅的形象大相径庭,仿佛是巴托克再生写的中国歌剧。
——美国《华尔街日报》首席乐评家海迪·威尔森
郭文景是彻头彻尾的中国人。作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精英,他选择了留在故土,而不是去西方国家发展。对于用中国元素写作国际化的作品,没人能像他一样“精于此道”。他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术构建了一整套纯正的中国腔调。正是由于这种国际二重性,才使得他的音乐有今天的成功。
——美国《信使邮报》 2012.5.28
郭文景的《凤仪亭》用一种传统的方式,把情节和歌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无论在声乐还是器乐上,都体现了作曲家高超的创作手法,中西合璧,流动的音乐让人目眩神迷。哀怨的二胡旋律漂浮在弦乐和木管的和弦上方。高且陡的歌声线条在中国戏剧音色中,将明艳的异域风情与传统合二为一。
——美国《纽约时报》音乐评论家亚伦·柯金 2012.6.4
主创
郭文景 作曲
郭文景创作过五部歌剧,一部芭蕾舞剧,三部京剧配乐,八部协奏曲,六部交响曲,三首交响音诗,两首交响序曲,两部乐队组曲,一首交响声乐套曲,四部大型民族器乐曲,三部弦乐四重奏和二十余部室内乐重奏以及若干独奏曲和无伴奏合唱曲等。
《纽约时报》称郭文景是“唯一未曾在海外长期居住而建立了国际声望的中国作曲家。”郭文景曾在爱丁堡音乐节、巴黎秋季艺术节、荷兰艺术节、美国斯波勒托艺术节、林肯中心艺术节、多伦多艺术节、都灵九月音乐节、香港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之春艺术节、澳大利亚与澳门的艺术节,以及伦敦阿尔梅达歌剧院、德国法兰克福歌剧院、法国鲁昂歌剧院、科罗拉多中央城市歌剧院、罗马艺术中心、维也纳皇宫等地上演他的歌剧、舞剧和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等。
郭文景的作品具有厚重、宏大、悲壮和有历史感的特点。歌剧在他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狂人日记》,是第一部由国外委约并由国外演员演唱的中文歌剧,在中国歌剧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郭文景也是最先在歌剧创作中使用中国戏曲演员和在舞台上配置中国民族乐器的作曲家。他是歌剧作品在世界各地上演最多的中国作曲家。他的歌剧《狂人日记》先后有过阿姆斯特丹、伦敦、鲁昂、法兰克福和北京等五个不同的制作版本并出版了CD;歌剧《夜宴》有伦敦、香港、巴黎-纽约-柏林、维也纳、北京五个不同制作版本;由林肯中心制作的《凤仪亭》曾在美国查尔斯顿、纽约和加拿大多伦多公演;歌剧《李白》曾在科罗拉多、罗马、洛杉矶、香港、北京和上海公演。除此之外,他的歌剧还有很多音乐会形式的演出。
郭文景先后为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李少红的《红粉》等40多部电影和电视剧写过音乐。2008年,他应邀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活字印刷》的表演创作了独具特色的音乐。他的音诗《莲花》,是北京给伦敦2012奥运会的礼物,由北京交响乐团在伦敦首演并获赞誉。
郭文景为中国国家大剧院创作的《骆驼祥子》是他的第五部歌剧,但这却是他第一部由国内约稿并在国内首演的歌剧。
徐瑛 编剧
196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77年进入湖南省艺术学校学习传统戏曲表演,1987年进入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戏曲编剧,1991年至今在中国歌剧舞剧院担任专职编剧、中国戏曲学院编剧系研究生导师。曾于1996年至1998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交流,并应美国洛杉矶大学世界文化艺术系的邀请担任该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传统戏曲创作。其歌剧作品包括:《茶》(谭盾作曲)、《李白》(郭文景作曲)、《家》(许舒亚作曲)、《胡笳十八拍》(林品晶作曲);话剧作品包括:《刺客》、《门客》、《说客》;戏曲作品包括:京剧《兵圣孙武》、《宰相刘罗锅》(下集)、《连升三级》;花鼓戏《刽子手传奇》;徽剧《蔡文姬》,其它戏剧作品包括:歌舞剧《清明上河图》(莫凡作曲),现代戏剧《巴凯》(改编自古希腊悲剧)、《阿Q》(与美国著名现代舞编导维多利亚·马克斯合作),现代舞剧《虚无的传统/牡丹之城》(与美籍华裔现代舞编导殷梅和印度尼西亚作曲家托尼合作);主要影视作品包括:电视连续剧《舞台姐妹》、《康定情歌》、《洪流》等。
张国勇 指挥
中国著名指挥家,198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1987年被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授予音乐博士学位。先后师从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黄晓同教授和俄罗斯著名指挥大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现任上海歌剧院艺术总监,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指挥系主任。
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与国内外著名歌剧院、交响乐团合作指挥演出了一系列歌剧、芭蕾舞剧、交响合唱等经典作品,尤其擅长指挥俄罗斯作品,是目前国内公认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的最佳诠释者。
他的指挥风格简明自然富有灵性,如火的激情与深刻的理性浑然天成,极具艺术张力。近年来频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足迹遍及美国、法国、德国、瑞士、俄罗斯、澳大利亚以及中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2006年应邀担任第八届西班牙卡达喀斯国际指挥大赛评委。
2007年曾率浙江民族乐团赴欧洲巡演,后又多次与国内外知名民乐团合作,包括香港中乐团、台湾国乐团、新加坡华乐团等。
易立明 导演/舞美设计
国家一级舞美设计、戏剧导演。现任职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曾为近200多台包括歌剧、舞剧、话剧、戏曲等国内外重要戏剧演出设计舞台布景和灯光。设计作品多次获得文化部文华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精品工程奖、中央戏剧学院学院奖以及北京市政府颁发的优秀创作奖。
1995年开始国际委约设计,委约机构包括比利时布鲁赛尔艺术节、英国伦敦国际戏剧节、法国巴黎秋季艺术节、美国林肯中心艺术节、美国SPOLETO艺术节在内的十多个国际著名艺术节及日本新国立剧场、美国国家剧目轮演剧院等国际知名剧院。
2002年受邀作为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做舞台设计及学术交流。
2008年发起成立故事新编剧团,导演了包括《茶馆》、《哈姆雷特》、《雷雨》等在内的一批国内外名剧。在导演实践中力图将戏剧演出中的文学、音乐、演员表演及舞台技术做整体统一的思考和表现。2013年在天津大剧院导演的匈牙利现代作曲家贝拉·巴托克作曲的歌剧《蓝胡子公爵城堡》和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作曲的歌剧《俄狄浦斯王》首开西方现代歌剧在中国舞台演出的先河。
阿宽 服装设计
著名服装设计师,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现代舞团驻团设计师,任多部国内外重要演出及舞台艺术和影视作品的服装设计师。
阿宽曾经参与设计建国50年和60年大庆的文艺庆典、大型舞蹈史诗《复兴之路》、2002韩国釜山亚运会武术比赛开幕式、2005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发布仪式、2007年上海国际特奥会和2008年北京第十三届残奥会开闭幕式,以及全国和各省运动会开幕式、各省市电视台大型文艺和旅游项目、专业院团和学校的艺术作品。他所设计的作品有《多彩贵州风》、《美丽壮锦》、《三更雨·愿》、《镜花水月》、《世界女人》、《龙舞京城》、《美猴王》、《天蝉地傩》、《粉墨》、《梦里落花》、《花间二十四节气》、《齐风·甫田》、《依依山水情》、《杨梦女将》、《亮剑》、《木偶奇遇记》、《说客》、《伊凡诺夫》、《茶馆》、《山海经·传》、《贵妇还乡》、《蓝胡子公爵的城堡》、《俄狄浦斯王》、《茶花女》等。
阿宽曾荣获全军文艺汇演服装设计一等奖、文化部全国杂技大赛服装设计奖、全国荷花杯服装设计金奖、文华奖服装设计奖。
王琦 灯光设计
中国内地致力于戏剧灯光设计的青年视觉艺术家,多部作品荣获文化部艺术节文华奖、精品工程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主要作品:话剧《活着》、《恋爱的犀牛》、《枫树林》、《宣和画院》、《寻找李大钊》、《陪我看电视》、《致青春》、《堂吉诃德》、《柔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爱XXX》、《开膛手杰克》、《一个无政府主义的意外死亡》、《老宅》、《琥珀》、《这一夜women说相声》、《两只狗的生活意见》、《恶棍天使》、《臭虫》,音乐剧《蝴蝶》、《初恋》,儿童剧《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梦想乐园》,越调《老子》,豫剧《杨开慧》。当代艺术作品:《仪式》、《欢迎来到真实的沙漠》、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城市生命馆”灯光总设计、“时间剧场展览”、 “现场长江张江进行式”作品“空的空间”、现场张江“诗意的停流”。
焦淼 合唱指挥
现任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助理指挥,国家大剧院青年室内合唱团指挥。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于我国著名指挥家吴灵芬教授,并得到著名指挥家严良堃先生的指导。
曾在国家大剧院制作的《西施》、《卡门》、《茶花女》、《图兰朵》、《托斯卡》、《洪湖赤卫队》、《山村女教师》等多部中外歌剧中担任合唱指挥。在国家大剧院与著名指挥家郑明勋合作的威尔第《安魂曲》中,担任合唱排练工作,受到大师的肯定与好评。2014年7月赴美国南加州大学桑顿音乐学院交流访学,期间开设的“中国合唱作品”系列讲座,受到了在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作为一名合唱指挥,她在歌剧及艺术歌曲合唱作品的诠释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指挥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演出了《聆听金色岁月》、《奇妙的和谐》等多场专场音乐会,主持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合唱艺术沙龙及普及教育活动,受到广大艺术爱好者的欢迎。
丁丁 巡演版执行舞美设计
现任职于国家大剧院。舞台美术设计师、舞台技术管理。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师从我国著名舞美设计师刘杏林教授。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骆驼样子》(巡演版)、国家大剧院原创儿童歌剧《阿凡提》、历届国家大剧院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国家大剧院舞蹈名家名作荟萃等各类演出活动的舞美设计。曾参与国家大剧院舞剧《马可波罗》、歌剧《赵氏孤儿》等多部剧目的舞美设计工作。
工作至今与多位国内外著名导演、设计师合作,担任众多歌剧、话剧、舞剧等舞台技术管理工作,包括《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奥赛罗》《麦克白》《游吟诗人》《水仙女》《风流寡妇》《西蒙·波卡涅拉》《王府井》等。
其他舞美设计作品:原创歌剧《白鹿原》、原创歌剧《白毛女》、儿童京剧《匹诺曹》、儿童舞台剧《野斑马》、儿童芭蕾舞剧《天鹅湖》等。
主演
金郑建 饰 祥子
国家一级演员,曾出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茶花女》《赵氏孤儿》《漂泊的荷兰人》《奥赛罗》《冰山上的来客》《奥涅金》。在2014年圣彼得堡“白昼” 艺术节上饰演的连斯基获得专业乐评及捷杰耶夫大师的褒奖。在第三届“中法文化交流之春”开幕演出暨“国家大剧院开幕国际演出季”收官大作——法国歌剧《国王》中饰演将军米里奥。
另在二十余部中外歌剧、音乐剧、清唱剧中担任主演。其中,由他主演的《红河谷》《青春之歌》《原野》三部歌剧均获首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及个人表演奖。他还获得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展演个人优秀表演奖。他主演剧目还曾获得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国家精品工程奖、优秀剧目奖等。
在奥地利沃尔夫冈艺术节大师班,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获优秀学员奖,受到Cheista Ludwig大师和James Levine大师的高度赞誉。他还获法国政府资助,两度赴法系统学习了《国王》《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目, 得到指挥大师Michel Plasson高度赞赏。
王冲 饰 祥子
男高音,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近期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麦克白》饰麦克德夫、《唐豪瑟》饰瓦尔特、《冰山上的来客》饰阿米尔、《歌女乔康达》饰伊赛波、《漂泊的荷兰人》饰舵手、《游吟诗人》饰路易斯、《诺尔玛》饰弗拉维奥、音乐会版《威廉退尔》饰鲁道夫、威尔第折子戏里的《法斯塔夫》饰盖尤斯等。
2014年考取美国旧金山歌剧院Merola国际青年艺术家计划,并在旧金山歌剧院的多场音乐会中出演《卡门》《蝴蝶夫人》《弄臣》《游吟诗人》《法斯塔夫》等歌剧片段的男主角,后于2015年签约旧金山歌剧院Adler青年艺术家,并在史诗歌剧制作《特洛伊》中饰演Hylas,由此完成在美国A级歌剧院的职业生涯首秀,指挥大师Donald Runnicles对他的演绎赞不绝口,当地媒体和乐评甚至用“掌声爆棚”来形容他的表现。随后在《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当中饰演Arturo,担任指挥的旧金山歌剧院音乐总监Nicola Luisotti先生惊叹道“这是我有史以来听到过最棒的Arturo,犹如年轻时的帕瓦罗蒂”。同年他还参演了《魔笛》,并在威尔第歌剧《路易莎米勒》中备选男主角鲁道夫,以及与美国著名钢琴家Martin Katz合作音乐会。
孙秀苇 饰 虎妞
女高音歌唱家,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图兰朵》《托斯卡》《漂泊的荷兰人》《纳布科》《丑角》《诺尔玛》。
世界著名的旅意华人歌唱家, 现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被西方媒体誉为“完美的角色诠释”、“犹如钻石般闪亮的歌坛巨擎”、“世界上最完美的蝴蝶夫人”。
她的足迹遍世界各著名歌剧院,先后包括在罗马、威尼斯柏林、波恩、尼斯、苏黎世、华盛顿、洛杉矶、底特律、多伦多、中国国家大剧院等30多个著名歌剧院演唱。并出演了《诺尔玛》《游吟诗人》《蝴蝶夫人》《图兰朵》《托斯卡》《海盗》《纳布科》《命运之力》《茶花女》《修女》《漂泊的荷兰人》《阿蒂拉》《安魂曲》《假面舞会》等著名歌剧和大型的如普契尼艺术节等的著名歌剧艺术节。与其合作的指挥家有:丹尼尔·欧伦、尼洛·桑提 、丹尼耶雷·盖提等;与其合作的著名的导演有:法兰高·齐费里尼、强卡洛·德·莫纳科,张艺谋等。其用于世界发行的歌剧电影有:与普拉西多·多明戈同台首演的《纳布科》、与丹尼尔·欧伦合作的《图兰朵》。
孙秀苇是至今仍活跃在世界歌剧舞台上极少数中国歌唱家之一。
周晓琳 饰 虎妞
周晓琳曾在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歌剧《山村女教师》中饰演杨彩虹,《艺术家生涯》中饰演咪咪,《卡门》中饰演米凯拉,《茶花女》中饰演维奥莱塔,《游吟诗人》中饰演莱奥诺拉,《冰山上的来客》中饰演真古兰丹姆,《赵氏孤儿》中饰演庄姬公主,《霍夫曼的故事》中饰演安东尼娅,在《阿依达》中饰女祭司长。
她是青年女高音歌唱家,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 现为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她曾在德国新声音国际比赛中获奖, 并获得“最具亲和力奖”,在北京举行的国际美声贝尔冈齐大师班中以并列第一名的成绩获“Anna and John J Sie”奖。她还曾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唱法金奖、文化部声乐比赛文华声乐节目表演二等奖, 以及在第十四届中央电视台电视歌手大奖赛中获得美声唱法银奖。
她曾在日本的东京和大阪成功的举办独唱音乐会,在洛林·马泽尔指挥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担任女高音领唱,在阿什肯那齐指挥的马勒《第二交响乐》中担任女高音领唱。周晓琳还曾在歌剧《诗人李白》中饰演月,《悲怆的黎明中》中饰演白云,《大汉苏武》中饰演索仁娜,《蓝胡子公爵的城堡》中饰演尤迪特,在上海大剧院的《一江春水》中饰演于素芬。
宋元明 饰 小福子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蝙蝠》《图兰朵》《艺术家生涯》《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威廉退尔》。
旅奥女高音,双硕士毕业于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歌剧与轻歌剧” 及“艺术歌曲与清唱剧”专业,师从弗兰茨·卢卡索夫斯基教授。现任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授。曾获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奥地利“塔利亚维尼”国际声乐比赛“ 最佳女高音”奖,捷克“德沃夏克”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及“最佳歌唱家”双奖等六个国际比赛的奖项。在萨尔茨堡国际艺术节、维也纳美泉宫皇家歌剧院、金色大厅玻璃厅、奥地利格拉茨歌剧院、首尔及釜山艺术中心、捷克卡洛维瓦利歌剧院等剧院演出, 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及穆蒂、巴伦博伊姆和捷杰耶夫等著名指挥家合作过。还出演过《唐·璜》《卡门》《费加罗的婚礼》等剧目。被维也纳媒体评论:“她的声音可塑性极强,柔美而具有力量,能胜任抒情到花腔的歌剧角色。”
李欣桐 饰 小福子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国家大剧院驻院演员。曾参与演出大剧院制作的多部歌剧:《卡门》《山村女教师》《塞维利亚理发师》《纳布科》《茶花女》《游吟诗人》《费加罗的婚礼》《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音乐会版歌剧《威廉·退尔》。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先后师从女中音歌唱家杨光及女高音歌唱家杨晓萍教授。毕业后曾在上海歌剧院工作八年,师从于女高音歌唱家王佩玲。参与20多部歌剧的演出及多部合唱作品的领唱,随团出访香港、澳门、意大利、德国、瑞典、芬兰等国家和地区。
2010年出国深造,就读于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专攻声乐教学法并取得硕士学位。在校期间曾担任声乐助教,并修习歌剧导演专业。
在美期间曾获NATS比赛二等奖。
田浩江 饰 刘四爷
男低音歌唱家,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赵氏孤儿》《图兰朵》《塞尔维亚理发师》和《阿依达》。
田浩江是首位与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连续签约19年的中国歌唱家,应邀与世界各地三十多个重要歌剧院合作,演出过40多部歌剧,约1400场次,是在东西方歌剧界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家。田浩江合作过的歌剧院包括:柏林国家歌剧院、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维罗纳歌剧节、那不勒斯歌剧院和在俄国、法国、葡萄牙、加拿大、阿根廷、丹麦、智利以及所有美国和亚洲的重要歌剧院。
重要演出包括:在美国华盛顿歌剧院和西班牙瓦兰西亚歌剧院与多明戈演出歌剧《将军》;在大都会歌剧院演出全新制作歌剧《露意莎-米勒》《诺尔玛》;在比利时演出《唐·卡洛》;在阿根廷演出《浮士德》。最近的演出还包括中国现代歌剧《秦始皇》《接骨师之女》《诗人李白》《画魂》《利玛窦》等在世界各地的首演。在2015至2016的演出季,田浩江还将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图兰朵》。
出生于北京,1987年获美国丹佛大学声乐硕士学位,美国杰出华人组织“百人会”的会员,2014开始担任中国iSING《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艺术总监。他的自传《歌剧人生》入选美国纽约林肯中心的系列书籍,他的经历并被中美的主要电视台制作成专题节目播出。
关致京 饰 刘四爷
青年男低音歌唱家,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图兰朵》《艺术家生涯》《西施》《赵氏孤儿》《茶花女》《罗恩格林》《奥赛罗》《假面舞会》《山村女教师》《游吟诗人》《冰山上的来客》。
当今中国最为活跃的男低音歌唱家之一,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声乐评委。曾获文化部第八届全国声乐比赛“文华奖”(政府奖);文化部首届“中国歌剧节”获歌剧表演奖;2005年考入世界著名歌唱家“卡罗·贝尔冈齐”大师班并获奖学金;2013年在意大利的摩德纳,在近六百名歌手中脱颖而出,考取Centro Universale del Bel Canto 政府全额奖学金,现师从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米雷拉·弗雷妮。第一届“金色彼岸之声”新人新作声乐比赛优秀奖;第三届中国人唱外国歌电视大赛水晶奖。
主演作品:威尔第《安魂曲》,德沃夏克《D大调弥撒》,莫扎特《安魂曲》《C小调弥撒》《神州和乐》,罗西尼《圣母悼歌》,歌剧《江姐》《原野》《热瓦普恋歌》《莎乐美》《蝴蝶夫人》《魔笛》《汤豪塞》《茶》《国王》《弄臣》等。
孙砾 饰 二强子
中国著名男中音男歌唱家, 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丑角》《乡村女教师》《塞维利亚理发师》《西施》《艺术家生涯》《山村女教师》《蝙蝠》《赵氏孤儿》《运河谣》。
福建省歌舞剧院院长,福建大剧院董事长,福建民乐交响乐交流中心主任,中国歌剧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师从严凤、片冰心、饶余鉴先生和资深声乐教育家郭淑珍教授。第十届CCTV青年歌手大赛美声组金奖;第八、九届全军文艺会演声乐演唱一等奖;第三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荣获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两次;主演剧目获“文华大奖”等众多奖项。
曾受邀与国内外各知名院团和机构合作,出演全本歌剧近40部。主演歌剧还包括:《弄臣》《拉美莫尔的露契亚》《费德里奥》《霍夫曼的故事》《游吟诗人》《杜十娘》《霸王别姬》《国王》《图兰朵》《茶》《费加罗的婚礼》《唐·帕斯夸莱》《白毛女》《莎乐美》《热瓦普之恋》《茶花女》《土楼》《悲怆的黎明》《高山流水》等。2008年孙砾领衔主演歌剧《霸王别姬》横贯美国,在旧金山、洛杉矶、华盛顿、纽约、休斯敦、达拉斯六地巡演,得到媒体高度赞扬。2010年6月,得到里奥·努奇大师的亲自指点,称孙砾的技术“非常完美,令我惊讶!”
王鹤翔 饰 二强子
国家大剧院驻院男中音演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于著名低男中音歌唱家赵登营教授。曾在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多部歌剧中出演主要角色,如《卡门》《灰姑娘》《贾尼斯基基》《假面舞会》《费加罗婚礼》《西施》《丑角》《弄臣》《唐帕斯夸莱》《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冰山上的来客》,并在大剧院制作的民族歌剧《运河谣》中担任反面人物主演(张水鹞),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得到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受总政歌剧团邀请连续两年参加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的全国巡演,饰演七叔公一角色。曾和吕嘉、陈佐煌、Andrea Licata、和慧、戴玉强、廖昌永、Victoia Venzin 等世界及国内著名指挥家、歌唱家同台合作。曾被意大利著名指挥家Andrea Licata称赞为很具有潜质的Rossini Baritone。主唱过的歌曲有:著名编剧陈汗先生的电影《孔子》主题曲《大同歌》;受央视记录篇(国企备忘录)邀请主唱由著名曲作家莫凡作曲,央视导演姜诗明作词的电视剧主题曲《征途》。2013年曾代表中国文联、中华诗词朗诵会出访法国为中法建交纪念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孔子大丈夫”诗词晚会中担任唯一开场首秀的男中音独唱。
梁羽丰 饰 孙排长、孙侦探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演员队长、男高音声部长。曾在大剧院制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饰演法官,《茶花女》中饰演朱塞佩,《西施》中饰演伯嚭,《洪湖赤卫队》中的老幺,《冰山上的来客》中的三排长。
男高音,师从于男高音歌唱家刘维维先生。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2009年考入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任职至今,参演过20余部中外歌剧,多次在音乐会中担任领唱。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骆驼祥子 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