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广播剧三昧
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对疫情有关措施及时调整,请详细阅读后下单。
一、入场前出示当日的健康码和行程码,均为绿码,14天内没有涉疫地区以及行程码核验未带*号的城市旅居史方可入场,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禁止入场,由此产生的损失由您自行承担。
二、如需退票需要开具因疫情隔离和小区封闭的相关证明。
《三昧》是一部舞台广播剧,即在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呈现的广播剧,也被称作"声优戏剧"。
以北京三个发小的命运为线索,讲述了跨度长达80年的世事巨变与人生百转。新颖的呈现形式与演员妙趣横生的演绎得到了业界人士的肯定和观众的好评。
故事梗概
《三昧》讲述了发生在北京城的几段往事,一束人生。故事跨度达80年,自民国始,历经八年抗日、建立新中国、十年浩劫、改革开放,至北京奥运会结束。写若干人与一座戏楼的爱恨纠葛,近近远远短短长长。三张高凳、三个演员、三把好声音,说说笑笑叨扰叨扰那几段已悄悄走远的人生……
演出介绍
2012年,当时还在世的台湾戏剧界领军人物、屏风表演班创始人李国修曾带着自己的经典作品《三人行不行》来北京演出。那是一部由三个演员演绎几十个角色的实验喜剧。而为了贴近内地观众,李国修老师的弟子一弛重写第二桥段,用一段发生在北京的故事代替了原本特别"台湾"的版本。
四年后,出于对英年早逝的老师的怀念,也是对于舞台广播剧的偏爱,一弛延续并深度探索这一形式,一驰推出全本的舞台广播剧《三昧》,讲述的是在什刹海边长大的三个人的爱与离别。
从2012年开始,一弛开始构思《三昧》这部几乎没有舞台调度的舞台剧,写写停停几经易稿直至二零一六年终于完成剧本的创作。这期间,国修老师因罹患重症不幸离世,悲痛之余也使他更加坚定了要做这部戏的决心。
一弛透露,《三昧》并非简单扩充,而是建构了全新的人物、背景及故事框架。"故事还是发生在北京,还是三个人。自民国始,历经八年抗日、建立新中国、十年浩劫、改革开放,至新世纪结束。新人物、新背景、而且增加了一座戏楼,讲的是三个人与一座楼的故事。"
在舞台呈现上,整部戏中,演员坐在椅子上,演员在讲述者与角色的身份中跳进跳出,播演故事。一弛坦言这种形式是他从传统艺术评书中借鉴而来的,"常见的在同一空间下的位置关系表现方法发生了改变,借鉴了传统艺术评书中的表现多个人物对话时的表演方式,不过一个人表演变成了三个人。三个演员一人分饰多角,表演三部处处勾连在一起的独角戏。
导演的话
《三昧》不过是三本人生流水账,是一筐不正经挂着的几滴鳄鱼泪,或悲或喜若苦若甜,您受累品尝。
名唤《三昧》却何得三昧,想必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多数一昧苦行,唯冷暖自知。叫它舞台广播剧也好,叫它声优戏剧也罢,窃以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有趣的东西,一个新鲜的玩意儿,就为给您换换口味。我们也许无法减压,但尽量不给您添堵,且基本不胡说八道。
做到有趣,也不容易,您说呢? -------------一弛
|主创简介|
编剧、导演:一弛
戏剧编导。电视人,电视节目策划、撰稿,语言类节目编导,相声作者。师承已故戏剧大师李国修学习戏剧编剧导演。多台电视综艺节目、晚会策划、撰稿。中国杂技团语言杂技舞台剧《北京》编剧,话剧《六里庄艳俗生活》首轮改编、导演,话剧《三人行不行》内地版改编、导演,话剧《吉祥公寓》改编、导演;话剧《三昧》编剧、导演。创办北京《麻雀瓦含》文艺汇演中心,策划组织数百场音乐、戏剧、曲艺演出。戏剧、曲艺票友,木艺爱好者。
|演员简介|
朱冠霖,青年演员,毕业于北京现代音乐学院。主要话剧作品《龙须沟》、《将军里》、《榆树下的欲望》《王府井》等。
李林,南京艺术学院话剧影视表演专业毕业,先后师从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张仁里、何炳珠、白拭本、徐平、宋世珍,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余凡林,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2008年8月,考入北京市曲剧团工作,拜奉调大鼓传人甄莹为师,成为入室弟子。2010年,进入林兆华戏剧工作室担任主要演员。同年,进入北京听云轩,为听云轩主要演员,相声师从相声名家刘洪沂、马桂荣。其表演风格独特,以学、唱类节目见长。后参演众多影视剧。
孙良,2013年拜京剧名家王蓉蓉为师,宗张(君秋)派,工青衣行当。201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京剧系,获艺术学学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系,获艺术学硕士学位。 2013年拜京剧名家王蓉蓉为师,宗张(君秋)派,工青衣行当。曾演作品:京剧传统剧目《玉堂春》《望江亭》《状元媒》《天女散花》《霸王别姬》《太真外传》等;京剧新编历史剧《萧绰·韬略札记》《大汉吕后》;昆曲《游园惊梦》;话剧《翩翩》《新西厢》。
谢亮,录音师、音乐编辑,乐手,《笑星撞地球》等节音乐总监。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音响工程专业。著有《永定河畔》、《KAKU 派》、《阿龙说》、《玩转北京》、《 心语心愿2008》等歌曲。
舞台广播剧三昧 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