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人艺“茅奖三部曲”根据陈忠实获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改编 话剧《白鹿原》
陕西人艺版的《白鹿原》,三个多小时,浓缩一本书,白鹿同根同源两大户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很遗憾文盲的我之前懒得看完这本书,也不喜欢集数非常多的电视剧,所以看剧时格外想知道每一个人物的结局。 据说这个版本是最还原原著的舞台版本,而作为戏剧,布景,人物,还有几次“闹鬼式”的舞台设计,真是让人很难抽离。情感跟着每一个人物走。 人性从来不是单一的,无论是开头看起来和睦友好的“好人们”,还是最后反转改变人生的“逆子”。无论是哪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也都有无私的一面,事件推着人物走,在大环境里命运也不由得人们自己去安排。
剧中的“吃瓜群众”也是剧目的一大特色,“揍似滴”几个字一直回荡着,他们是村民,他们是旁白,他们是看客,他们也是整个白鹿原变化的见证者。这个设计真的很妙全剧都是用陕西话演出,可惜二七剧场的字幕在地上对三楼小伙伴不是很友好。但是北方人还是能听得懂大半的,比起一些电视剧里只有“我”改成“è”其他都是普通话的突兀,整部剧看下来还是很舒服的小娥的演员和白灵的演员都很美看过剧前的采访说,白嘉轩有一幕要背着鹿子霖起来,这两位老演员演了多少次就背了多少次,宁愿倒在舞台上也不能变动这一设计实在是很感动真的很精彩的一部话剧啊喜欢
名人推荐
➢ 陈忠实:我把《白鹿原》和我的生命一起交给你们了,谢谢你们把《白鹿原》演活了。
➢ 冯 仑:看陕人艺的《白鹿原》,你会更好认识陕西人,也会更好的认识中国人。
➢ 马 东:不朽的小说是把一个民族的悲喜剧在读者心里舞台化,不朽的剧目是把观众心里的舞台呈现到眼前,推荐陕人艺这一版,一晚看遍望不尽的白鹿原。
➢ 徐 峥:三个多小时的大戏波澜壮阔,数百位演员演绎的锥心刺骨,《白鹿原》才是真正的话剧巅峰之作!
➢ 何冰:陕西人艺来演这个戏,而且还是用方言,这事就全对了!
陕西人艺《白鹿原》从地方逆袭北京,一路获赞连连,被誉为文学巨制搬上舞台成功的经典大戏,也是掀起全民热议全民参与浪潮的开篇巨著!
五大特点 空前绝后
唯一:陈忠实及全家人唯一集体认可最符合原著之魂的话剧版《白鹿原》
“我把《白鹿原》和我的生命一起交给你们了,谢谢你们把《白鹿原》演活了”—— 陈忠实
陈忠实全家人观演后,长女陈黎黎几度哽咽连说了三遍“很满意”,这是陈老先生及全家人唯一集体认可的《白鹿原》舞台版本。
第一:业内共识的中国话剧新巅峰第一代表作
“2016最灿烂的戏应该是陕西人民艺术剧院的《白鹿原》”——著名戏剧评论家关东散人
“从专业角度从美学角度来说,他们这个版本整个挺统一挺协调的,得承认人家这个东西挺精致,非常棒!我想,陈忠实老师会更喜欢他们这个版本。”——著名演员 濮存昕北京人艺版《白鹿原》中“白嘉轩”扮演者
作品的思想性、改编经典的艺术性、制作水准的国际性,还是选取饱含情怀的民族性,被业内一致评选为“中国话剧的新巅峰之作”
第六届 国际戏剧学院奖中,陕人艺的话剧《白鹿原》斩获优秀剧目奖、最 佳主角奖、最 佳配角奖及最 佳新人奖四大奖项,实现中国话剧在国际戏剧舞台上的华丽绽放
编剧孟冰获得了2016年度壹戏剧大赏“年度最 佳编剧”,从而证明了《白鹿原》从小说到戏剧的文化高度一致性。
统一:媒体统一五星好评“十年扛鼎之作“
北京晚报:小说《白鹿原》已经是现代文学中首屈一指的经典之作,难能可贵的是话剧《白鹿原》给了文学更加活灵活现的生命。
人民日报:能把原作宏富的50余万字鬼斧神工的搬到舞台上,无异于创造了奇迹,这是对名著改编的完美呈现!
光明日报:如果说小说《白鹿原》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那么话剧《白鹿原》就是对民族秘史的一次极致的形象透视。
自2016年首次在京公演以后,文化媒体纷纷打出五星好评,“可以多给一星,给到六星,奖励这部剧敢于挑战中国经典文学的抗鼎之作”、“这部戏真正把经典文学作品带回到了舞台,没有过度颠覆,没有过度解构,反而是以返璞归真的做法,让作品的灵魂在舞台上重生”。
如一:巡演百场观众评价始终如一“真正对味的《白鹿原》”
“不朽的小说是把一个民族的悲喜剧在读者心里舞台化,不朽的剧目是把观众心里的舞台缩小到眼前,推荐陕人艺这一版,一晚看遍望不尽的白鹿原。”——著名主持人 马东
“看《白鹿原》,你会更好认识陕西人,也会更好的认识中国人。”—著名企业家 冯仑
专一:专注最原汁原味的“原”上风貌
“舞台上根本没有演员,舞台上就是一群白鹿原的生民,看完根本记不住演员,因为他们就是小说中的那个人物!“ 这是《白鹿原》的创作团队最喜欢的一条观众留言。对于陕西人艺的这个团队来说,他们一直有一个共识”以忠实纪念忠实“——最 高的敬意就是无限接近《白鹿原》中那个原汁原味的陕西。
对原著从形到魂的极致还原
导演:用歌队转场浓缩时空
在鸿篇巨著中很多情节的铺垫是缓慢而扎实的,把故事删繁就简交代清楚,单纯靠人物对白非常的尴尬,而导演胡宗琪妙用"歌队"形式呈现出千姿百态陕西关中村民形象,完美融合在每一个规定的情境中,在戏中叩问、提示、诉说、心语、解析……,可怕的人言,是谁也逃不出的围墙,导演用充满美学的写意处理,呈现出了令人赞叹的审美格调。该剧共有六处场景集中用歌队的形式展现村民的群戏,很好的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
舞美:一动一静皆是景
《白鹿原》的故事内容繁复,有历史的沉重感。此剧在舞美设计融入时代、地域、风情、民俗诸多元素,浸透着传统关中文化的精魂,不管是高耸逼人的牌楼,还是威严肃穆的祠堂,精致细腻,一鳞一爪都在诉说历史的沧桑与厚重。不仅静观美感震撼,亦可随剧情推进随时移动,远近高低随意组合,横陈竖置都是场景,一动就换景成就了移动幻景,为舞台营造了梦幻多变的情景,也为剧情变换争取了最多的时间。
音乐:克制老腔带人入戏
在《白鹿原》中,音乐的节奏仿佛是全台演出的一支内心指挥棒,不露声色的烘托着故事的命运、人物的内心及戏剧的情绪,在观众的情感堆彻到无以复加的时候,一下把大家推到在恣意汪洋的滚滚情绪里无法自拔。尤其是老腔的运用,完全立足于故事的发展需要,为剧本的情绪充分服务,运用不常见的极其克制的哀婉咏叹味儿,将全戏推入高潮,完成关键的临门一脚,其音乐魅力让人惊艳折服。
表演:方言表演呈现真实人物
"舞台上根本没有演员,舞台上就是一群白鹿原的生民,"这是观众对于陕西人艺《白鹿原》演员的评价,"看完根本记不住演员,因为他们就是小说中的那个人物!" 同时这一版采用了地道的关中方言设计,去掉了台词上的腔调感,使角色们个个找到了灵魂,这是《白鹿原》的一种奇有的语汇,使地方特色成为一种"气场"。
在北京看了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当灯光亮起、角色谢幕时,一直被抑制的情绪才终于得以宣泄。虽然对我这种没看过原著的小白来说,剧本的精简令部分情节不太友好,但并不影响总体观感的震撼,心潮涌动的余温足以令我忘却帝都肆虐的寒风。 三个小时的话剧,囊括了一方水土、两个家族、三代人随时代的变迁,题材厚重,悲剧色彩浓厚,但其中也不乏诙谐幽默的桥段,引得哄堂大笑。我最中意的情节是“淫娃荡妇”田小娥的冤魂附身在老长工身上,诉说自己的冤屈,伴随着瑰丽而诡异的灯光、音效和高亢的腔调,厉鬼小娥一身红袄倏然出现,两个演员一男一女、一前一后,配合的天衣无缝,老长工妖冶地扭胯转腰,神情愤恨,怨妇模样惟妙惟肖。恍惚间,有魂兮归来的实感。 最惊喜的是群众歌队的设置,他们时而补充角色叙事,时而在段落前后通过讨论交代剧情,时而代替观众发表评论,时而也真正地表演。传统叙事在歌队的介入下变得妙趣横生,戏剧时长也被有效浓缩。他们的吟唱时而就像飘过的弹幕,让你和故事划清界限,惊觉这只是一出好戏。而在他们对彼此反复附和的一声声 “就是的” 中,又让你看到所谓主角,也不过是被强大而盲目的群众意识反复蹂躏而挣扎的小人物。 舞美抓住了陕西的地域特色,尤其是祠堂的场景设计,端庄威严的形制和精美的建筑细节使视觉效果堪称完美。有时只用背光勾勒剪影轮廓,用阴影展现父权社会的压迫。有人不喜过于昏暗的灯光,因其削弱了舞台空间感,而我却认为正是在黑暗中聚光灯的灵活运用配合演员的动线,用留白赋予了舞台极大的想象空间。 鸡蛋里挑骨头的话,观戏时偶尔会有断裂和生硬感,比如上一场被押上断头台的田福贤下一场突然恢复了田乡约的身份,白嘉轩被逼三天交出女儿也没了下文,还有仿佛“工具人”没有存在感的白孝义,但很快便能适应并全情投入到下一段剧情中。 最后注意到演员们默默站在幕布后,目送观众离去才下台。舞台上的故事比室外的寒风更冰冷,但这一幕小小的温情让我感到现实无比美好。
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
陕西人艺“茅奖三部曲”根据陈忠实获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改编 话剧《白鹿原》 敬请期待!